因为苏窦山西宽东窄的特殊地形,位处苏窦山东南的黄龙山,同苏窦山的西南端,几乎在同一条纬线上,“北京—东京”舰队进入“黄李水道”后,黄龙山便隔在我舰队和“北京—东京”舰队之间,挡住了“北京—东京”舰队西望的视线。
因此,航行在“黄李水道”中的“北京—东京”舰队,很难发现,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正沿苏窦山南侧海域和“苏黄水道”,奔袭而来。
驶出“黄李水道”的法国军舰,能够发现西方海面的异样了,可是,因为黄龙山距苏窦山不远,“苏黄水道”不宽,因此,这个“发现窗口”其实窄的很,一驶过这个“窗口”,就进入了苏窦山东侧海域,彼时,法国人西望的视线,又被苏窦山挡住了。
就看彼时法国军舰桅盘内的瞭望手,是否会对西方这个窄窄的“窗口”,保持足够的警醒了。
就算有法舰发现了我军的踪迹,也很难第一时间判断出这是一支庞大的舰队——我舰队以单纵队由西而东行驶,法舰队以单纵队由南而北行驶,双方的航线,几乎是一个直角,我舰队的前舰挡住了后舰,对于我舰队舰只数量,法舰不易做出准确的判断。
反正,不管法舰能否准确判断,当他们发现我舰队的时候,留给他们的反应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
具体如何“拦腰一击”,将法舰队截成两断之后,接下来又怎么打,暂且按下不表。
这,就是整个作战计划啦。
*
喜欢乱清请大家收藏:(www.100msh.com)乱清迷失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