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天刚亮就牵着两匹马来到码头,看见码头上有几艘船已经在这里等候。
看见这些船只都不大,约么只能容下七八人,却是拉不了苏明的马匹与货物,苏明上前问询。
“船家,有去金山卫的船没有,我需要把两匹马与这些货物一起送回去。”苏明来到码头看着船主问道。
“你要送马匹拉货,我这船可是不行,你这是要去金山卫哪里?我可以帮你去问问其他船去不去!”船主看着苏明说道。
“金山卫制盐所,这里能到不?”苏明问。
“我们这里只能到碧水湾,距离制盐所还有30里左右路程,这船费可能不会低,最少也得一贯钱以上。”船主对苏明道。
“行!”苏明也知道在这里坐船不会便宜,如果让他走回去,不知道还要经历什么,这些船家在这一段水域比较熟悉,路上也能更安全一些。
那船家去了大概一刻钟时间,远处过来一艘稍大的船只,船只靠岸那名船家与一名30多岁的男子上岸,这艘船装下苏明的马匹与货物还是差不多的。
“是你要去碧水湾?1800文不讲价,这一路上要经过三段水域,路程大约130里,路上遇到意外我来打发,现在出发可能下午酉中才能到。”青年对苏明说道。
“行,走吧!”苏明直接答应,1800文虽然很多,在一般人可能半年都赚不到,但是他不愿牵着两匹马走回去,如今他还有3700多文钱,到了碧水湾距离制盐所就很近,今晚他应该可以回家。
这名青年去村子寻找了两名帮手,苏明看着三人把自己两匹马还有所有货物搬上船,他自己坐在船舱静静的等待。
虽说这船费贵了点,但是这三人服务却是不差,如此这风铃渡还算不错,比苏明想象中要好的多。
船慢慢启动,三人轮流划桨他们顺流而下,速度渐渐快了起来,苏明眼睛盯着岸边欣赏着风景,也没有与三人进行任何交谈。
三人也是专心赶路,到了午时苏明看见青年拿出一片黄绿色的布挂在船头,他们经过一处水寨,这水寨规模要比风铃渡小一些,看见他们的船只没有阻挡。
一路上经过三处水寨,还有一些河流边上出现人影,但都对他们的船只没有进行阻拦,很顺利他们在下午酉时初就来到碧水湾。
碧水湾是一座天然码头,平时没有人管,海上倭寇登陆很多时候都是从这里。而且松江府很多商队走私也是在这里进行,苏明给青年船主支付了一贯八串钱,对方把苏明的两匹马还有货物都送上了岸。
没有看到一个人影,苏明等船只离开,看了看自己兜里的9枚子弹,如今弹夹内还有14枚子弹。他知道最后这一段路可能并不好走的,必须得小心才行。
制盐所说是一个所,其实是由两个堡再加十多个村子组成,苏明的家在制盐所中部的二韦堡。
苏明在制盐所生活了18年,对碧水湾也是非常了解,以前他的父亲不会允许他来到这里,因为这里经常有海上走私交易,发生争斗十有八九。
小时候苏明看到过很多碧水湾商队被追杀,逃到他们二韦堡,父亲都是关门从不让他们进堡的。
也不知道大哥如今生活的怎么样,两年前那一次海盗袭击,自己父母还有一众兄弟折损大半,如今家里所剩之人已经不多,这一年多也不知道他们生活的好不好。
骑上马苏明按照记忆从小路往回走,他脑海里有关制盐所的记忆一点点被打开,对大哥的思念越是越来越深,他离家的时候大侄子都已经可以考童生了,他读书的天赋比以前的自己还要好很多!
进入一片竹林,这里距离二韦堡只剩下十里路程,苏明心里不由有些激动,等他发现不对停下脚步,却是看见自己被人包围了。
苏明看到这里拿出手枪,尽量让自己身体躲在两匹马匹中间,他没有动只是静静等待,如今已经是黄昏,竹林里却是已经看不清了。
“你是制盐所的?”一个声音从竹林传来。
苏明看见有人从竹林走出来,他身上竟然穿着布甲,这说明对方很可能是军户,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很可能是晚上在碧海湾有事儿做。
“对,我是二韦堡的。”苏明看见对方拿着一把精致的大刀,他身后跟着4人,其中两人身上还背着弓箭。
“二韦堡?你姓王还是姓张?”那人问道。
“姓苏!”苏明回到,制盐所严格来说是两个百户所,苏明家在南,被称为韦庄百户所,他们这个百户所主要是由二韦堡与众多附近的小村庄组成。
韦庄百户所主要是姓苏、姓曹、姓刘,而北方的另外一个百户所名叫吒延百户所,百户长姓王,人员大多姓王或者姓张。
“你走吧!”那人说着转头离开,他们显然也是不愿意招惹制盐所。
苏明见对方离去牵马继续前行,过了竹林基本就没有什么危险,到了二韦堡地界的时候,天色就彻底黑了下来,只能听到旁边树林的鸟叫声。
苏明来到二韦堡门口,看着这高达五米多的土墙,他的心里不由的激动,这个时候门楼上巡逻人员也是看见苏明,拿起弓箭对着苏明。
“谁?”
“春芮哥,是我!”苏明在门外大喊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