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王元春的野望和无孔不入的宋廷奸细
在张从威一路热心的讲解下,赵竑逛完了这些缴获的战利品,出营地行了一段,便看见了远处一望无际,微微泛黄的麦地;再过一个月,今年冬麦便又可以收割了。
见赵竑一脸喜悦的望着正迎旷野的习习微风,如海浪一般翻滚起伏的麦田,一直跟在身边,隐忍未语的王元春终于说话了。
“主公,此战咱们获得粮食五万石,孛鲁送来九万石,加上今年陆续补屯的田;李全掏空了海州库房,之前拨给他的九万石粮食就让他和张林,罗滔借的粮对冲。
只要咱们严格控制新的人马加入;过完今年,粮食问题当可以彻底解决了!”
赵竑默算了一下,不置可否的说道:“屯田将是一项持久的策略,并适当种一些杂粮,比如高粱之类的;可以用来酿酒,一只能打仗的队伍,没有酒是不行的!
另外,畜牧业也要加大力气搞!”
说着,指着远处田埂边几十只绵羊,又道:“羊养得太少了,要多养一些;猪,鸡鸭鹅,菜地,鱼塘也要大搞;一只能打仗,打胜仗的队伍,不吃肉是不行的。
你看看人家蒙古人,个个骁勇善战,吃肉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还真没完了?屯田是军令,所有士兵都必须服从,但畜牧业主要靠我手下那些人,搞得过来么;这可是十几万人的大军呐,不是当初那点人马了。主公真是太想当然了。”
原本是想表现自己存在的王元春听了,脸色顿时有些难看起来,心里暗暗吐槽。
这其实也不怨人家。
人家王元春好歹也是堂堂名师真德秀的高徒,满腹经纶,才华出众的一方名士;抛妻舍子,一片忠心耿耿的随你来这里打拼事业,任劳任怨的干着后勤的粗活,完全没有施展自己真正才华的机会,可你还不满意。
不满意倒也罢了,可能是人家真没干好,但自从张至仁,杜寒冰,杨玉荣来了以后,什么重要的事你都很少和人家商量了,上次被罚了口粮,人家心里有失落感是无可厚非的。
如今打了胜仗,一些将领将会得到你的重用;再加上后续还有更多的人才进来,人家怕是愈发被疏远了。
人家心里难道没有想法么。
见王元春久久没有回应自己刚才作出的指示,赵竑愣了愣,转头看来,见他一副怨妇般的表情,心里顿时明白了几分。
于是,便微笑道:“当然了,现在吃饭的人这么多,这项任务极其繁重,你手下那点人手是搞不过来的。
我已经想好了,成立一个畜牧酒馔司,编员两千人,专门负责报将士们的伙食搞好;人员由你随便选,那些日后残了的士兵,可以优先考虑,让他们发挥余热,也算人尽其才了!”
见王元春神色仍不满,便又笑道:“你也别这个样子了,须知刘邦能拿下天下,韩信攻城拔寨,开疆扩土自是功不可没,张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也很了不起。
但我以为萧何负责为全军提供粮草,功劳不比以上二人小;你现在可是全军的衣食父母官,地位很重要,担子也很重。
记住,将士们打的每一次胜仗都有你的一份功劳在!”
王元春这才感觉舒服了些,但还是不符合心中对自己才华的期许,悻悻道:“谨遵主公之命!”
“另外,就着畜牧酒馔司成立的时机,盖起一片房屋,我想把残兵们都安置过去住。”
“遵命!”王元春又悻悻道,心说不会把给他们找媳妇的活也安排给我干吧。
瞅赵竑的神色,似乎正有这个意思,王元春连忙转移话题道:“主公啊,我觉得如今咱们地盘和人马都有了一定规模,当务之急是建构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务机制,以统摄全局。
须知,万般诸事,政务为首;只有政务理清了,其他诸事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此乃治世之首旨也!”
赵竑略一思索,颌首赞同,道:“嗯,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样吧,你先拟一份政务机制设计方案,待我看过后,再说!”
“是!”王元春连忙应道,心中暗喜。
主公去年说过,今年就将登基;既然登基,那自然大封百官诸将了,他可是已经在觊觎着那丞相的宝座呢。
最为一个文人,能做到丞相,得是多少辈子修来的福份。现在,他就开始朝这方面努力了。
搞后勤确实是搞腻烦了,明显大材小用嘛。
其实不光是王元春,不少人其实也在琢磨赵竑登基的问题了,尤其是原王府和太湖帮的人马;并私下讨论主公口中的那个大人物真的会死么,心里盼着他快点死。
作为创始元老,一路历经艰辛走到今日,图什么呢。
谁不想做开国功臣,名垂青史呢。
包括一向自视清高的虎冲军诸将也未能免俗,张从威今日出乎寻常的热情便是证明。
近两年来,虎冲军诸将对赵竑的态度由最初的漠视到渐渐产生钦佩,也绝对服从命令,但始终不能真正交心。
此战出兵前,赵竑曾希望他们配合出兵,但他们抱着附蒙时的约定,婉拒了.
没有张屠夫就非得吃黏毛猪了?
赵竑偏不信这个邪。
待大军凯旋而归,已经或即将进行一系列赏赐,张从威等人心中自是有那么一点失落感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