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璋分开之后,甘宁便骑着快马往巴郡汉昌家中赶去。
两日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中,没有太多的寒暄,立即召集家中所有青壮男子,跟他们说道:
“我如今已投身益州牧公子刘璋手下,此次回来是为了召集人马组建精兵,愿意跟随我去的马上收拾行李跟我走,从此你们不再是家将,和我是袍泽,不愿走的便留在此地守护好家。”
甘宁之前答应了刘璋能带一千个弟兄回去,这次回来如果办不到那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所以甘宁打算将家中青壮男子全部带走。
甘宁家里面本就是就是大地主,仆人护卫五六百号人,甘宁对他们说完后,底下的仆人护卫们都窃窃私语。
……
甘宁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又催促道:
“愿意走的留下,其余人离开。”
甘宁说完后,一些年纪大的仆人开始向外面走去,其中有一些人脸上有犹豫之色,拿不定主意到底走还是不走。
甘宁看着面前还剩下三百多人,脸上满意之色闪过,看来甘宁在家中的威望还是不小,去除一些年纪大的,还有大半人留在原地。
甘宁看着他们厉声说道:
“你们要想清楚了,我等是要建功立业干大事的人,跟我去了之后便不可退出,当了兵后就是军人,违反军纪者军法处置,现在想退出还来得及。”
甘宁的话好像有魔力一般,本来有一些犹豫之色的护卫们听见甘宁的话之后反而坚定了下来,都表示愿意跟甘宁走。
“我等愿意跟随。”
“我等愿意跟随。”
他们本来也都是甘宁的家将,之前有些犹豫,现在有机会跟随主人一同参军也没有什么犹豫的了。
得到回应后,甘宁大声喊道:
“都先回去收拾行李,明日午时集合出发。”
大手一挥让这帮家将都先退下了,自己则是要出城去找昔日锦帆贼的弟兄们。
甘宁来到汉昌城外十里外的一处山下,山的西侧有一小道,甘宁径直而上,行到山腰遇见两颗磨盘大小树木,转向东行走了二百步,就见一山寨出现在眼前。
听见有声响,正在山寨门口警戒的一名锦帆贼抬起头,警惕的问道:
“什么人,快出来。”
警惕性倒是不错,看着眼前警惕的青年,甘宁笑道:
“哈哈哈,小七,连我都不认识了吗。”
眼前这警惕的小兵叫柳七,从小便跟着甘宁。
一年前,甘宁幡然醒悟,出去游学,自甘宁离开巴郡后,吩咐家中仆人对山寨的人进行照顾,山寨的人马已经是很少出去劫掠了。
听到甘宁的声音,柳七离近一看发现正是他们一年没见的大统领,小七兴奋的喊道:
“大统领,是大统领回来了。”
山寨里的人听见柳七的喊声,也都急忙的赶到了寨门口。
寨里的兄弟陆续的出来,都围在甘宁的身边,七嘴八舌的说着话。
“大统领,你可回来了,我们都快想死你了,什么时候带我们干大事去啊。”
看着人都围在自己的身边,甘宁朗声说道:
“我这次回来便是要带兄弟们干大事去,我已投奔益州牧公子刘璋手下,刘公子有大才,早晚能继承益州家业,弟兄们跟着他一定会有出息的。”
山寨的人一听甘宁是来带着他们投奔官府的,也没有二话,马上答应下来,都纷纷附和。
“大统领去哪我们便去哪。”
“我们跟着大统领走。”
虽然一年多没见,但他们还是把甘宁当做心中的大统领。
因为甘宁从小就是大家伙领头的,这些兄弟们又都受过甘宁的恩惠,可以说这些人就跟甘宁的亲兵一样,甘宁让他们往东,他们也绝对不往西。
甘宁在山寨住了一日,第二天一大早便领着弟兄们下了山。
这帮人气势汹汹,甘宁也没想那么多,带着他们直奔汉昌城而去。
汉昌的守军在城头上远远看见他们冲着城池而来,仔细一看他们的服饰,随即大吃一惊,以为是土匪山贼来城中劫掠,立即通知汉昌县令,并把城门关闭。
这可真是误会了,甘宁之前劫掠的也都是为富不仁的富户,而且汉昌守卫只有区区八百人,甘宁要强攻,他们也拦不住。
也是甘宁性格张扬的原因,喜好排场,与兄弟们一年多不见,哪能偷偷摸摸的进城,怎么也要大张旗鼓的。
之前向刘璋说召集一千人,事情又办的很顺利,两天不到的时间便已经完成了。
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当然是领着身后的兄弟,大摇大摆的往汉昌城走,衣服都没换,还是山寨那套衣服。
难怪把他们认成土匪,正常人都会这样想,也没什么不对,人家没直接放箭已经很不错了。
来到汉昌城前面的时候,甘宁傻眼了,城门紧紧关闭,城上的士兵个个如临大敌。
也不怪守军紧张,这些兄弟穿着和长相都不像好人。
甘宁心想这不能不让进去啊,在城下面喊道:
“城上人听着,我乃巴郡甘宁,现为募兵司马刘璋副将,快将城门打开。”
城上的守军听见甘宁的喊话,也没法确定他官职的真假。
甘宁这个人他们听过,是本地人,但是这甘宁名声也不太好,更是不敢将城门打开,只能等到汉昌令到来再做决定。
看到城墙上的守军无动于衷,甘宁也有些不知道怎么办了,也不能杀进城去,那还参什么军了,直接被通缉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