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贼子!”
史可法怒不可遏,戟指坐在城主府大位上的陈秋,大骂道。
“圣旨到你跟前,不说摆香案接旨,可你让一妇人来拿圣旨,这是羞辱我大明皇帝吗?
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辽东明军,既然是明军,为何不尊大明皇帝?
眼中可还有法度,心中可还有大明?”
史可法在破口大骂,但张嫣却没有停步,径直的走到他面前,伸手就去拿已经被他从盒子里奉请出来的圣旨。
史可法刚想闪身躲过,却发现,他躲不过,对方虽然只是一个女子,但动作可比他快多了。
伸手就将圣旨夺了过去,便往回走,史可法大怒,伸手便从腰间拔出剑来,便要追上去。
没错,他是配剑的,而且是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主生杀之权的尚方宝剑。
却没想到,他刚出手,手上的剑就被眼前这女子给夺了。
可怜史可法虽然是兵部尚书,虽然统过兵打过仗,但他真的不会武啊!
所以他的剑,瞬间就被眼前这女子给夺了,而且对方夺了他剑还不罢休,顺手还把他腰间的剑鞘给拿了,收剑入鞘。
然后竟无视他,拿了剑之后另一只手拎着圣旨款款而行,将圣旨和夺去的尚方宝剑轻轻摆在陈秋面前的案子上。
“啧!看型制与装饰,这剑有点名堂,怕是福王在他临行前给的尚方剑。”
老朱突然出现,看着被摆放在桌子上的那把颇为精美的宝剑,笑的说道。
“尚方宝剑?”
陈秋对这个东西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毕竟在穿越之前看电视,总是看到某某大臣手持尚方宝剑上斩昏君,下斩谗臣。
“那是扯淡!
哪个皇帝会给一个臣子这种可以管到皇帝头顶的尚方宝剑?
每一柄尚方剑,都是一种临时性的道具,而且权柄不一。”
老朱淡淡的说道。
他这么一说,陈秋的好奇心就上来了,赶紧坐直了身子听老朱的讲解。
“这个尚方宝剑啊!
别的朝代尚且不说,但无论是什么朝代,都不可能会出现什么上斩昏君下斩谗臣之类的东西。
这玩意儿其实就跟个令牌差不多,只不过他是个剑,所以大多数代表的是先斩后奏的权力,不过这也需要申请和批准。
别的朝代先不说,就先说大明,大明朝的尚方宝剑,大多是文官统御武官时,常见的权柄。
不过尚方宝剑这种东西,不是说有了就行了,就真的能先斩后奏了。
这玩意儿需要申请和批准。”
什么玩意?
陈秋像听天书一样,这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这玩意儿还用申请和批准权限。
“怎么申请呢?这权限不就是先斩后奏吗?”
老子呵呵笑了声陈秋的无知。
“咱们就举几个例子,就拿有史可查的吧!
有记载的,明实录里面记载的那几个案例,我就拿出来给你说一下。
第一个就是万历末年,杨镐的尚方宝剑,也是要申请的。
万历末年杨镐的尚方剑,明实录里官方记载的申请文字是【总兵以下不用命者得以军法从事】(见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三)。
既然有申请就会有批准以及授权。
看到申请,皇帝便准了。
对这次申请批准后赐予尚方宝剑时的授权说明则改为【将帅以下有不用命者先斩后奏】。
虽然前提都是“有不用命者”没有变,但是范围从“总兵以下”改成了“将帅以下”,权利由“军法从事”改成了“先斩后奏”。
这一下权力就大了去了。
但也有限制,这把剑并不是谁都能杀。
杨镐的这一把尚方宝剑,在授予【先斩后奏】的权利,并指出【不用命者】这个前提时,还使用了好大一段文字来说明,规定了这个不用命者的范畴。
这才是完整的尚方宝剑的权利和限制。
这就是申请、批准、权利和限制”
朱老头笑着看了一眼桌子上那把明显精美到只能当装饰品的剑,继续说道。
“第二个例子。
就是天启初年七月,熊廷弼的那把尚方宝剑。
官方记载,他上表的申请文字是:【七月甲辰上俞阁臣请以经略尚书熊廷弼奉命专征宜重事权兼隆礼数除专敕外加赐敕书一道尚方剑一把将士不用命者副总兵而下先斩后奏】。
他胆子没那么大,申请的权柄是副总兵以下将士不用命者,先斩后奏之权。
杨镐是一开始申请【军法从事】的权柄,没敢申请先斩后奏,但是熊廷弼直接就申请了【先斩后奏】之权。
但是,皇帝很信他,对这次申请批准后赐予尚方宝剑时的授权说明则改为【熊廷弼仍赐剑一口,将帅以下不用命者先斩后奏】。
虽然前提依旧是【有不用命者】,这一点没有改变,但是授权范围则由申请时的【副总兵而下】改成了【将帅以下】,权柄增加了不少。
所以有了上方宝剑,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能砍死,需要符合条件以及权限,权限就是被先斩后奏那人的身份!”
老朱接着说道:“前面这些都还算是正常的,正常的赋予交战时统军文官的一种权柄。
可是,也有非战时权限的。
比如袁应泰的那柄。
这柄剑就狠了,多了一个可先斩后奏的前提,那就是有违节制,也就是不听命令。
以前说不用命者,就是打仗的时候开小差,执行命令打克扣为打仗交战不尽全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