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吕布,当然在这个年月大多数说的是三国演义里面的吕布。
正史,除了认真做学问的,大多数市井里面说的吕布都是演义里面的。
说起演义里面的三国吕布,一般最有印象的不是他高强的武艺,而是他喜欢杀义父。
在传说演义的历史里,最不好干的职位,就是吕布的义父和李绩的女婿。
多铎算不得是骆养性义父,当然也不可能是他的女婿,可骆养性要投降的话,得有投名状啊!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的胞弟多铎,就是一个不错的投名状。
显然,多铎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打算偷偷的出营,逃走!
如果说几千大军,没有粮草,走在路上会被饿死,但如果仅仅是一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在这辽东大地上,会拉弓射箭,就不会饿死。
“大将军这是要出营?”
骆养性神色复杂地出现在他面前,其实,他也没打定主意,究竟要不要投降。
可多铎帮他做了选择。
“报!敌汉军营统领骆养性绑多铎于城头下。”
“哈哈!骆养性真的可以媲美吕布了!”
很快,陈秋与崇祯等人登上城头,往下看时,居然看到骆养性领着十几人,绑了多铎在城下叩门。
崇祯神情复杂的看着骆养性,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这个人居然是自己最倚重的左右手之一。
但,此人投降可真不慢,不管是降顺还是降清,还是现在的降明。
骆养性抬头看着城楼之上,等着对方的反应,却没想看到城头上的崇祯,心中猛然巨震,在震惊之余,顿时羞愧难当拜伏于地。
一切都说通了,为何会有明军在辽东,为何辽东的明军闻所未闻,不知从何而来。
在看到崇祯的那一刻,他明白了。
原来,这才是皇帝的后手。
“开门,让骆指挥使进城!”
陈秋朗声说道,说完,看向崇祯:“你要跟他聊聊吗?”
崇祯默然,这种情景他还真不知道该跟骆养性聊什么,难道痛斥他连降三次?
“回避一下吧!”
……
骆养性和多铎被带上城头,多铎虽然被五花大绑但没有堵住嘴,但他也没有破口大骂,只是脸色铁青耿着脖子站在那,但眼睛还是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人。
高大,俊朗,双眉入鬓显着一股英气,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年纪太轻,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人,领着明军战胜了自己?
但此人是谁?
明军有这号人物吗?
可是城头之上的明军大旗,是做不得假的。
骆养性上来后没有看到崇祯松了口气,却又叹了口气,对很显然就是等着他们的陈秋行跪礼:“骆养性见过将军!”
陈秋没有叫他起来,而是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多铎:“你就是多铎,本来听说你挺能打的,没想到也不怎么样!”
“你便是明军的主帅?”多铎撇了他一眼后问道。
陈秋笑着回答:“对,我便是这辽东明军的主帅,我叫陈秋。
说实话,本来听说你挺会打仗的,但没想到,闻名不如见面啊!”
多铎怒道:“有本事拉开架势,真刀明枪的打一场,偷袭,算什么本事!”
陈秋摆手,指着他对一旁的卫兵说:“来,给他解开!”
看着被解开之后,正在活动双手的多铎,陈秋带着淡淡微笑问他:“那我们就来一场真刀真枪的战斗,你是用刀还是用枪?”
多铎愣了:“你是说,你要跟我来一场真刀真枪的战斗?”
陈秋点头:“对,你不是说拉开架势,真刀真枪的打一场吗?
别说我不给你机会,现在给你机会了!”
多铎瞥了他一眼,鄙夷的道:“打赢又如何,打输又如何?
反正已落入你手中,莫不是还要将我如狗一般的戏耍?”
陈秋笑了:“看似粗豪鲁莽,但实际上,却心细如发,以退为进是吧?
行,你打赢了我,我便放你离开!
若是你打输了,你待如何?”
多铎却不愿意接他的茬:“输了便输了,我若输了,你便将我脑袋砍下来,做成酒杯便可!”
陈秋却摇头:“那不公平,对我来说不划算,就算我不与你打,现在也可以将你的脑袋砍下来,做成酒杯。
但既然要打,你打赢了,我放你离开,这便是我为这场战斗付出的赌注。
而你呢?
你若打输了,你能付出什么?”
多铎明白过来了,古怪的看着陈秋:“你想收服我?”
陈秋大方点头:“对,我现在缺人,如果你是个豪爽的,那我们就来打一场,以胜负定去留,如何?”
但却没想到,多铎却依然摇头:“不打!”
多铎这么干脆的拒绝,让陈秋都愣了一下,这么优厚的条件,居然被拒绝了?
“为何?”
多铎嗤笑了声:“虽然论雄壮,你不如我,但是你身高手长,未必就弱于我。
再加上你很自信,从我出关以来,几乎每一步都被你算准了。
如此睿智之人怎么可能会打一场不可能会胜的仗。
甚至有风险都不可能,所以你有信心胜我。
既然如此,必败的仗,我不打!
你明军终有一日会与我兄长多尔衮对上,到时候又是你死我活。
难道我真屈服了你之后,要与我兄长为敌?”
陈秋点点头:“有道理,那既然你不肯屈服,那我就不能留你了!
来人,拖下去,砍了!”
一声令下,卫兵马上扑上来,将此人再次捆绑,拖了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