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的兵力自然是更多,号称百万大军。
一百万,对于清军来说确实不是一个虚数。如果算上草原的蒙古八旗,再加上关外的那些索伦兵。
这次顺治帝亲征江南,带出来的军队就不下二十万。
清军一直提防各地的汉人,因此在每个府县都有驻军。
他不敢像明军那样抽调兵力。
各地的反清势力一直存在。
清军稍微放松一些,后方可能就乱了起来。
所以,这一次顺治只带了二十万兵马出来,他们就已经没有兵马去支援陕西了。
以至于李国英只能退守一些主要的城池。
吉大港,一艘小型桨帆船离开了码头。
沐芸瑞揽着弟弟沐神保的肩膀,看着港口的方向,眼神复杂。
永历皇帝最后跟她说的那些话让她颠覆多年对皇帝的成见。
这位皇帝在最后的时刻还在想着大明的社稷。
当他带着弟弟离开的时候,皇帝几乎已经不行了。
也许他早就是吊着一口气在。
只是放心不下社稷,放心不下年幼的太子。
当他将两份遗诏交到沐芸瑞的手中的时候,永历似乎是放下了心中的重担。
那支撑他坚持到现在的动力也似乎一下子没了。
沐芸瑞离开的时候,永历皇帝还没有咽气,但是沐芸瑞已经能够从他的脸上看到一脸的死气。
跟在他身边的只剩下瘸腿总兵还有几个侍卫、太监。
沐芸瑞突然觉得这个大明的皇帝好可怜。
不过救出了弟弟,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正如永历皇帝所说,沐芸瑞也确实没有能力将他们都带走。
“姐姐,我们回家吗?”年幼的沐神保吃了很多的苦,原本圆嘟嘟的小脸都有些消瘦。
一开始的沉默寡言,看到谁都是一脸的警惕。
跟姐姐在一起呆了好几天,他才渐渐的好转。
“是的,保儿,咱们一起回家。”
……
滇京城的皇宫中,朱慈煊独自躺在宽敞的寝宫之中。
他非常讨厌这里,相比而言,他更喜欢住在实验室那边。
那里的工匠都不爱讲话,但是他在那里不会感到孤单。
在操纵那些机器加工各种精巧的零件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整个人都在升华。
但是一回到皇宫,他的太傅华庭侯王惟华,还有东宫典玺太监李崇实就会在他的面前说一些他不喜欢的话题。
滇京的皇宫,说是皇宫,其实就是一个大院子而已,大殿就只有一座。
太子回滇京之后,李嗣兴倒是为这里配了一些太监宫女,但是这里主子就太子一个人,因此也不需要多少人时候。
这里主要的功能还是太子起居和学习的地方。
金维新倒是给太子安排了好几个老师,而且都是金维新挑出来的自己人。
真正不在掌控之中的就只有王惟华和李崇实了。
不过,李嗣兴也没有要除掉二人的意思。
毕竟这二人对战时朝廷构不成威胁,没必要做出这种破坏自己人设的事情。
事实上,李嗣兴从来没有想过要除去朱家的太子。
只要他与李定国能够带领所有人赶走鞑虏,那么到时候即使李定国登基了。
也没有人会怀疑李定国得国不正。
因为当年朱元璋就是因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才被尊为九五至尊。
当然了,法统这个东西也是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的。
权力体现在对人和财的掌控。
现在李嗣兴与商人们结盟,通过工坊和外贸,已经掌控了大明的财政命脉。
通过战时内阁以及大都督府,更是将人事的权利给控制在手中。
随着各地国子监书院建立,再加上剧团和大戏院,李嗣兴将思想也抓在了手中。
现在,李嗣兴没有鼓动李定国篡位,那是因为现在与清廷之间,大明还处在弱势的地位。
如果现在不举着大明的这杆大旗,那么就会出现很多变数。
首先最开心的要数满清了。
因为满清的法统来自于大明,他们当初入关的时候打出的旗帜就是帮崇祯皇帝复仇。
以至于弘光朝刚刚成立的时候,还将满清当做自己下属,他们不想着抵挡满清南下,还与满清军队一起夹击农民军,等到满清大军南下之时,他们看清了形势,但是那时候已经晚了。
这个时候南明的存在就是对满清法统的最大威胁,南明存在一天,满清就寝食难安。
要是这个时候,李定国登基称帝,那么即使你不改国号,那些投靠满清的文人也能够有一箩筐的理由去口诛笔伐。
朱慈煊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他脑海中总是闪过王惟华讲的话。
晋王真的要篡位吗?
他们真的会杀死自己吗?
自己死了就做不了蒸汽机了。
可是自己该怎么做呢?亲贤臣,远小人。自己该去跟谁亲近?
滇京城的这些官员大都很勤奋,他也去内阁衙门看过,那里的官员每天都很忙碌。
那些武将也每天都在拼死与鞑子作战,大明的疆土现在越来越多。
连父王最初起家的广东,现在都已经收了回来。
这些人不都是贤臣吗?可是太傅为何不让自己与这些人亲近?
难道就是因为他们听晋王的命令吗?
要是没有晋王,没有晋王世子,自己能够做到这样吗?
朱慈煊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多事情他想不明白。
父王让他要听太傅和大伴的话,可是父王也让他要听晋王的话。
他到底该怎么做?到底是听谁的呢?
要是父王在就好了,朱慈煊开始想念他的父王、母后,还有祖母。
也不知道他们还好吗?
晋王世子说他们都失踪了,那边正在全力搜寻。
大伴说晋王世子故意不想让父王回来,他们想要独揽朝政。
谁说的才是真的?
父王难道真的回不来了吗?今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又该怎么办呢?
朱慈煊决定了,一过完年就回工坊区。
他们已经做出了两台蒸汽机,第二台比第一台要好的多。
烧煤就能够让一台机器运转。以后大明的车子和船都不需要再用人力,只要烧煤就行了。
这样的话,赶走鞑子应该不难了吧。
晋王世子说了,能够造出蒸汽机同样是在为大明做贡献。
他是太子,应该为大明出一份力,他想要所有人看看大明的太子是有用的人,是有本事的人。
PS:新年好,给宝子们拜年了,求月票,求推荐票!
喜欢我带明末回汉唐请大家收藏:(www.100msh.com)我带明末回汉唐迷失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