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规定好对应规则,不同级别的战舰,采用对应级别的行政区名字。
“巡洋舰以前最常用的是府名,驱逐舰多用卫所和县名。
“以后可以明确下来,舰队巡洋舰用正式的府名,巡逻护航的次级巡洋舰用州名。
“舰队内的高速驱逐舰用县名,护航驱逐舰用卫所名。
“那战列舰和航母就可以直接用省份名。
“以后得战列舰和航母越来越大,现在就已经跑到六万吨了。
“这种规模的战舰总数量都不会很多,能有三十多个就是极限了。
“就算是加上四万吨的战舰,所有的本土省份加上海外省份名,肯定是完全够用的。
“老战舰退役,新战舰可以继承舰名,循环使用就行了。
“为了对不同舰种做出区分,可以用内陆省份命名战列舰,用沿海省份命名航母。
“现在这第一艘六万吨的战列舰的名字,可以用在北直隶基础上成立的河北省。
“这个最特殊的新省份的名字命名超级战列舰,对战列舰和省份和海军都是一种宣传。
“战舰命名的时间,设计的时候实在太早了一点。
“可以是放在正式下单的时候就定名,这样方便船厂直接用舰名当工程代号。”
朱仲梁听着不住的点头:
“不错,这个规则逻辑清晰,无论是海军还是地方都方便。
“河北也不错,第一艘六万吨战舰,用北直隶的省份名,很合适。”
现场的官员和工匠们,大部分都跟着默默地点头。
朱靖垣这套规则要是定下来,对他们这些相关工作的实际负责人都是好事。
否则每次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去申请命名,也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命名类型。
船厂设计和建造的管理项目上,其实都要另起一个内部编号。
比如这新船的编号直接就是六万零一。
但是也有几个工匠的表情有点古怪,甚至有人在憋着笑。
最终还是工匠中地位最高,同时性格也比较直接的李锐开口了:
“这个……陛下,殿下……那个北直隶,河北省它其实是沿海省份啊……”
好多人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朱靖垣说是用沿海省份命名航母,内陆省份命名战列舰。
然后马上提议用河北来命名第一艘六万吨战列舰。
关键是赢得了太上皇和大部分官员和工匠的赞同。
他们倒也不是故意附和,而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河北其实也是沿海省份。
朱仲梁顿时有点茫然:
“啥?河北也是沿海省份?”
汪莱跟着说:
“河北省的天津港,是咱大明北方最大的海港啊……”
朱靖垣差点反问:啥,天津是河北的?
朱靖垣的脑子已经回过味来了。
今天自己这是现场表演了一次河北也是沿海省份的笑话……
朱靖垣差点以手扶额:
“我竟然没有意识到,河北他是沿海省份。
“那只能用在航母上了,或者是把航母和战列舰的命名规则反过来。
“所以这第一艘六万吨战列舰,到底用哪个省好?”
年级最大的朱仲梁也终于明白过来了,也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河北……哈哈……
“我觉得沿海命名航母,内陆命名战列舰挺好的,这个规则不用反过来。
“不过真的用不了河北了,南直隶也不行。
“大家都想想,用哪个内陆省份合适?”
朱仲梁和朱靖垣,带着一群官员和工匠,讨论了好一阵子。
最终把第一艘六万吨战列舰的名字锁定在了湖广上。
大明的湖广省的范围,就是后世的湖南和湖北加起来,素来是内陆省份中比较富饶的。
仁武朝之前有湖广熟则天下足的美称。
同时当地的湘湖学派也是非常知名的地域性的传统儒学学派。
敲定了新战舰的名字,朱靖垣和朱仲梁陪着工匠们聊了会儿天,中午在工厂吃了饭。
午休自后,普通的工匠们各自去忙活。
朱靖垣、朱仲梁祖孙两个,带着汪莱和李锐两个工部的官员,去了船厂掌柜的办公室。
简单讨论和确认大明未来的造舰规划。
大明皇帝虽然不在,但是造舰规划的事情,朱靖垣这个特殊的皇子就能决定。
汪莱首先询问朱靖垣和朱仲梁:
“殿下,六万吨的战列舰开工量产之后,四万吨的战舰仍然要继续建造吗?”
朱仲梁不置可否的看向朱靖垣,朱仲梁已经基本不参与这种具体事情了。
朱靖垣非常果断的点头:
“当然要继续建造,四万吨的战舰应该始终都是战列舰舰队的主干力量。
“六万吨的战列舰成本太高,未来也不会大批量的建造。
“我在战列舰上的规划,是未来所有高速战列舰,包括四万吨、六万吨,甚至未来可能会有的八万吨战列舰,总数最多的时候不超过三十二艘。
“正常情况下,其中超过一半的数量,都应该是四万吨的高速战列舰。”
汪莱稍微有点意外的追问:
“但是……在六万吨的战舰量产之后,四万吨的战舰本身的定为,不就正好落入了殿下理论中的‘中型舰陷阱’了吗?”
中型舰陷阱这个词是朱靖垣提出来。
相关的设计人员其实本来就有相关的认知。
只不过朱靖垣根据前世的经验,把这个概念明确了下来。
由于朱靖垣极高的威望,工匠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把这个概念挂在嘴边用了。
这个理论的内容,大概是在吨位上折中的小型战列舰、轻量型战列舰,各种方面和参数可能看起来都很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