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在家,晚辈们每日要对国公和公妃行“晨昏定省”之礼。
当然,这帮小主并不是去伺候国公和公妃起居的,只是去问候。往往都是府里的一群小孩,比如唐延、唐媏他们。
唐梅已离开国公府,按理说可以像唐宽一样不去行礼。可她却非要带着苏瓶,不厌其烦的去给她爹和公妃行礼问候。
其实她的年纪比公妃还要大,可现在长夏公主却是她的长辈。苏瓶这个备选郡马就要随着唐梅,唤这位十四岁的小公主一声“娘”。
说心里话,挺别扭的。
不过这位公主真的很不错,是非常温柔的女子。虽然年纪轻轻,但颇有教养。而且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她身上没有傲慢气,非常随和。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还珠格格》里的晴格格。
据说安国公非常宠爱这个小媳妇,宠得不行。
话说,安国公以严厉著称,以军功扬名。西北大军阀头子驰骋疆场戎马半生,军纪严明杀伐果决,皇帝见到他也要让三分。结果这样一个硬汉人物,被一个小媳妇给管住了。公主说酒大伤身,安国公就限量饮酒。这是不可思议的,以前谁劝他也不听。
或许,这就是以柔克刚。
又或许年纪大了,心肠变了,老男人对年轻女子大都缺乏抵抗力。
“四公子说了,我三人必须严守秘密。从今往后不允许走出制盐坊半步。直到此法被破解为止。”
细盐作坊已选址,就在东大仓不远处。唐宽已选好工人,并做好保密工作。现在派来三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苏瓶这里学习制盐技术。
苏瓶看了看三个人,心想:其实技术很简单,如果直接教给他们,感觉轻飘飘的,容易被人轻视或觉得侥幸。
这就好比某些开锁匠,本来他可以一下子就打开锁头,可他偏要装作很费事的样子,捣鼓半天才打开。否则有些雇主就会说:你一下子就打开了,还要五十元?给你三十算了。
类似这种事,还会发生在很多技术类工种的身上。不是说这帮人天生就坏,而是被不讲究的雇主伤害过。
梁朝人很迷信,利用这一点,苏瓶道:“我实话与你们讲,这一招其实很简单,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的。而我学得此术,也是因为好大机缘。有一次我进山游玩,碰见一位仙风道骨的白袍老者,将此仙术传授与我。老仙人倒也允许我传授别人,造福人间。但仙人说了,修炼此术者若是骨重太轻,承不住这福气,会被压垮。你们把生辰八字报上来,我来给你们算算。”
苏瓶会算命?其实就是袁天罡的称骨法。这东西从唐朝就很流行。不用苏瓶算,他们三个就知道自己的骨重,有三两九的,有四两二的,还有一个二两八的。
苏瓶说,二两八太轻,根本扛不住的。奉劝你,还是回去吧。结果那人咕咚一声跪到地上,给苏瓶磕头。言说自己争取这个机会不容易,恳请苏大师开恩收下。
苏瓶悲天悯人的样子道:“我不是不想收你,只是怕你承受不住这个福气。若是强行教你,反而是害你呀。”
那人大哭,磕头如捣蒜。
苏瓶的老毛病犯了,就怕别人这样求他。后来苏瓶说,要带那人去道观,找一棵大树拜干爹,再给那人求一个护身符,才能修炼。
结果这样一折腾,三个人再学习制炼之法,就显得很郑重了。觉得自己学得仙术,颇为自豪。
苏瓶带着三个人,一忽儿去道观,一忽儿又回到后院。看苏瓶坐在椅子上,那帮人跪在地上,焚香磕头。然后苏瓶又开始现场煮盐给他们看,又烧木头又烧稻草,唐梅不知就里,好奇旁观。
等三个人走了,苏瓶指挥丫鬟打扫卫生,唐梅趴在二楼窗边问:“苏宝玉,你又在搞什么名堂?是不是在骗人?”
苏瓶故作器宇轩昂貌,一脸正色道:“住口!本小仙传大道造福人间,岂容你诋毁?”
郡主讥诮道:“天呐,你还成仙了!”
……
最近几天待在家里,苏瓶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耽误自己的投资大计。
当然,他其实没有钱,而他的投资大计,首先是去敲打贪官。而此时苏瓶锁定的目标,还是那位前任千牛卫统领,胡超。
为了查胡超,苏瓶先后与童引和通济坊坊丞邰正力联系过。
虽然那日童引曾送信给苏瓶,但送信人说了,还是希望能与苏瓶见面谈,于是苏瓶就带着小刀吏梅染来到南市,坐进不良人衙门大堂。
童引忙碌,不知干什么去了。苏瓶也不着急,买来酒菜,与衙门里几位不良人小酌几杯。算是认识了。其中还包括那名伤员。
言谈中得知,现在童引境况不妙。北市不良帅鲍安,已侦破三个案子,可童引才破一个。不过鲍安侦破的案子中,有一个本应该是童引先破,却被鲍安使坏抢去。这些话正是那个伤员说的。
说到这里,众人痛骂鲍安,还说将来若是他当不良都尉,大家不会给他卖命。他们甚至已经想好,如何拆鲍安的台。
看得出来,童引在这帮兄弟心目中的地位还是蛮高的,这也是童引人格魅力的体现。
从中午一直等到傍晚,童引一群人才灰头土脸地走了回来。他们看起来十分疲惫,就好像刚跑完负重拉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