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六年。
冬十二月,寒气骤起。
天子闻太平道谋反企图,勃然大怒,当即临朝,召集三公九卿之臣,商议此事。
半日之后。
雒阳城门紧闭。
廷尉、大谁何四处出动,搜捕城中太平道信徒。
一番折腾下来。
仅仅在雒阳城中,朝廷兵马就抓捕了一千多人。
得知此事之后。
天子刘宏顿时暴跳如雷。
他令司隶校尉何进严加拷问,将抓获的所有太平道信徒尽数斩首,随后更派出使者,传令冀州,要求冀州刺史等,即刻抓捕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
雒阳城内。
王允府邸当中。
王钊、刘备站在后院阁楼上,看着街道中飞驰而过的一众廷尉。
刘备叹了口气,说:“事情为何到了这般地步?”
王钊摇摇头,说道:“自今日起,天下将乱也!”
……
冀州。
巨鹿郡。
太平道总坛。
自天子刘宏颁发诏书,准备搜捕太平道信徒的同时。
一封密信已经由雒阳送到了张角的女儿张宁的手中。
看罢密信。
张宁雪白的脸上露出一丝凝重之色。
她立刻来到总坛深处的一间密室之外,请求面见正在闭关修行的大贤良师张角。
“进来吧。”
张角在密室中缓缓开口。
张宁点点头,走进密室,将雒阳发生的事情告知,同时取出书信,递到了张角手中。
容貌清俊,长发披肩,身着深黄道袍的张角伸手接过书信,展开一看,眼中精光乍现。
“传你的二叔、三叔,以及尚在总坛的诸多渠帅,在前厅议事。”
张角合上书信,缓缓说道。
“是!”
张宁闻言,拱手而去。
……
不多时。
张角的二弟张宝、三弟张梁,以及跟随在张角身边的多位渠帅,纷纷聚集在总坛议事大厅,等候张角出关。
他们并不知道雒阳发生的事,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正在猜测张角召他们前来的目的。
没过多久。
张角手持九节杖缓步而出。
他虽然身子有些瘦削,但整个人精气神颇为不俗。
待他端坐高台时。
下方众人齐齐拜倒在地,口中称颂:“大贤良师万安!”
张角目光如电,扫视了众人一眼,他也不客套,直入主题,口中说道:“雒阳事变,唐周背反,马元义自尽,我教信众被杀千余人,如今朝廷诏令,想要抓捕我等,公文已经在路上了。”
张角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张宝目光闪烁,拱手问道:“兄长,那么接下来,我等该怎么行事?”
张角缓缓说道:“既然朝廷已经知道我们的意图,我们在各州的渠帅也已经准备完毕,那索性直接起事……苍天不让我们活,我们就翻了这苍天!”
说到这里。
张角的脸色有些潮红。
他手中的九节杖也微微颤抖,在地上顿了三顿。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仿佛被神指引。
下方众人面露狂热之色。
他们双手握拳,振臂高呼。
见此情形。
张角微微点头。
他左手轻轻往下一压。
众人顿时鸦雀无声。
“传太平黄天法令!”
张角缓缓说道。
“我等遵法令!”
下方的张宝、张梁,以及诸多渠帅,皆俯首听令。
张角说道:“传令于青、徐、幽、荆、扬、兖、豫七州渠帅,各自准备停当之后,随总坛行动,立刻起事!”
“是!”
张宝、张梁两人拱手,旋即从张宁手中接过巴掌大小的黄天令,然后快步离去。
待两人离开后。
张角目光落向其他渠帅,开口说道:“我冀州总坛,各项事务可曾齐备?”
“回禀大贤良师,我总坛之中,兵器、战马、粮草都已经充足,可以供给十万兵马!”
听到张角相问,渠帅当中,一位打扮颇为文质彬彬的男子缓步走出,拱手说道。
“好,尔等各自下去准备,十二月二十,在总坛汇集,高举义旗,准备起事!”
张角点点头,手里九节杖一顿,随后下令道。
“是!”
众渠帅领命,各自散去。
……
十二月二十。
冀州,巨鹿郡内。
太平道总坛当中。
随着一路路太平道教徒向这里集结,一头被称为“黄天”的怪兽开始觉醒。
待到夜间。
散落在冀州各地,接近七千多人的黄巾力士汇集在总坛附近。
此时此刻。
苍穹宛如泼墨。
一面面旗帜招展。
一团团灯球火把闪烁。
张角望向下方的狂热信徒,一股诺大的力量从他的体内升腾而出。
不由自主的,张角高声大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听到张角喊出的口号。
下方的黄巾力士们涨红了脸,高高举起手中兵刃,大声呼喝。
见军心可用。
张角心中大喜。
他手中九节杖斜指,大喝一声:“起兵!”
……
东汉。
光和六年。
冬,十二月二十。
冀州巨鹿郡,太平道教主张角,率领麾下信徒部众起兵举事。
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以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大汉王朝。
在举事之前。
张角早就派人在官府及世家大族的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认,摸清楚了巨鹿郡各处的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