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参观工厂,发现大部分工序都是机械化生产了,所以产能提高会非常快。”
“当然前提是,我们只提供原材料的情况下,如果是组装因为机器组装比较复杂,目前都没有研究出来,如果是提供原材料的话,那就没问题了。”陆杨说道。
用在汽车上的电池上次陆杨参观发现已经实现机械智能生产,非常关键的原因便是几十几百枚电池组合在一起,才需要一枚电控芯片。
但手机电池,每一枚电池内,都要放一枚芯片和相关电子器件。
现在芯片也是用的国产,所以也不会被国外的芯片产能限制。
拿雷俊举例,他获得两百万电池的材料,那是包括芯片在内的所有材料,组装就靠雷俊自己想办法了。
陆林听完后,在心中默默计算。
上上个月电池产能在10万台汽车的使用量,上个月除了10万汽车的用量还分了10万汽车用量的电池材料给雷俊,可以制造200万枚电池。
计算起来只需要算材料就好,那就是第一个月10万,第二个月20万,第三个月40万,第四个月80万,第五个月160万,第六个月320万,一直到12个月产能将是20480万。
这是按照蝴蝶每个月翻倍计算的产能,实际上速度只会比这个更快,因为蝴蝶每次产卵的速度远远超过2倍,而每个月蝴蝶又能成熟一次。
当然也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其他材料的供应合成,综合下来2倍是肯定能达到的。
也就是说一年下来,能够为2.048亿台车提供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速度没有这么快,其中一半产能用于手机电池,那就是1.024亿再乘以20倍!
通过这个数据就能看出,为什么要把货卖给国外,而不是全部给国内厂家了,因为国内厂家消化不了这么多产能。
陆林决定和库克还有四星公司都谈谈,可以大规模供货,每年给2亿的产量都没问题,还要装作因为贪财,把大部分产能都卖给国外的假象。
到时候他们虽然购买到电池,但电池的出厂价就高出国内好几倍。
至少在手机上的利润,夏为科技就能狠狠敲下来一笔,国内厂家的竞争力会提高不少。
国外厂家通过芯片、系统、屏幕、摄像头等等获得高利润,但在电池上利润压缩,虽然没让他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差距却是缩小不少。
况且各大零件厂家在给国内厂家供货时,也不会差价很多倍。
陆林重新回到办公室和库克李相匀谈判。
“库克总裁,李总,刚才我考虑了一下你的提议,的确将产品卖给你们才是最合算的,我们年产能大概能到5亿枚电池,本来打算卖给库克你2500万电池,卖给李总1000万电池,你们如果开价合理的话,可以优先考虑你们。”陆林说道。
库克吃惊地看着陆林,原本以为年产能最多比现在提高几倍,没想到竟然到了5亿!
要知道各大实验室早就获得柔性固态电池样本。
经过研究,自然发现其中的螺旋二十四面体,大家普遍认为,这种材料加工非常困难,这也是产能受限的原因。
各大公司的一些专家以为这种材料,是通过夏国已经自产的几十纳米光刻机技术刻出来的。
没想过能获得天然材料。
至于夏国亚热带地区农村正在火热的蝴蝶养殖市场,大家根本没有关注到。
西北秘密基地不管是材料采购还是运输,都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这就造成了误判。
或者说还是传统思维让库克想歪了,他当即表示苹果公司愿意吃下全部,四星的李总自然不甘示弱地说可以吃下全部。
两家公司的电子产品每年出货量都是数亿规模,自然不怕消化不良。
最后变成陆林坐山观虎斗,看两个人开价。
陆林也怕被看出来问题,主动说道:“虽然想要把大部分货都给你们,但还是要考虑国内厂家的情绪,所以最多提供3亿或者4亿产能给你们,其他的要留给电动车企业和国内手机企业。”
“具体给你们多少,还是你们商量一个价格吧,目前给夏米手机供货价格是一枚120夏元,合计18美刀。”
库克表示要和李相匀单独聊聊。
陆林表示没问题主动离开房间。
十几分钟后再次回到房间,苹果和四星已经达成共识,按照6比4分配,价格也统一下来,他们愿意以36美刀的价格购买电池,相当于翻了一倍。
陆林摇头道:“只翻一倍不足以让我大规模给你们供货,那还是给你2500万,给李总1000万吧。”
两人对视一眼,库克开口道:“好吧,那40美刀。”
“40美刀可以给你们5000万和2000万的货。”陆林依旧摇头。
其实他已经通过隐藏的监控听到对方的底线,现在陆林就是要慢慢提价,让他们价格达到底线,甚至超过底线价格。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陆林终于得到满意的结果,价格到了60美刀一枚,相当于一枚电池的价格已经到了400夏元以上。
而成本不到50元!
最后库克获得2.4亿的份额,李相匀获得1.6亿的份额。
而夏为科技从这次交易上,能获得的资金却是240亿美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