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个屁啊!遇到旅长,也得认怂。”
......
“你还真是闲啊!”
张榆将手机递了回去,忍不住说道。
方正显竟然跑网上去看《亮剑》的相关话题去了。
“研究一下这部剧怎么就这么成功呢?第二天就破了这些年的纪录了。”方正显说道,“不少电视台欲购买这部剧的第二轮播放权,价格开得比不少电视剧的第一轮播放权都高。”
“不急!”张榆摇了摇头,说道,“这部剧远没有达到顶峰。”
方正显点了点头,很显然认同张榆这种说法,而他也是这么做的。
“你说《亮剑》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是什么?
首先,《亮剑》这部剧并没有“神化”那些抗日英雄。
哪怕李云龙开头就正面突围,甚至击溃坂田联队,也没有人觉得是神化,只是觉得李云龙厉害。
厉害,厉害在合理范围之内。
李云龙一炮干掉坂田联队指挥部,从其正面突围,甚至击溃坂田联队,也就合理了。
射人射马,擒贼擒王。
其次,这部戏并没有为了迎合观众的好恶,来降低敌人的智商。
不管是第一集的坂田,还是后面的山崎,都是如此。
敌人厉害,我们的主角更厉害。
如此,观剧的爽感更足。
若是敌人太弱,又如何能够衬托我们主角的厉害呢?
日军说日语,显得真实。
当然,也并非只有《亮剑》才是如此,但如此让《亮剑》更显真实。
除此外,实力派的演员也是整部戏极大地看点。
实力派的演技,让这部戏极为出彩。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整部剧之中从头到尾透出的那股精神。
华国军魂,在这部戏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而这种魂的承载者是有血有肉的抗日英雄,而不是打不倒的终结者。
......
这些分析,在网络上并不少见。
不少分析得头头是道。
不过,终究有些马后炮。
而在张榆看来,《亮剑》的成功,无疑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观众苦那些抗日神剧雷剧久已,忽然出现这么一部经典抗日剧,自然备受欢迎了。
虽然无数人吐槽抗日剧,可你不得不承认,抗日剧的观众群极其庞大。
这也是为何这类剧那么多的一个原因。
“《亮剑》的事儿,先不管了。”张榆说道,“老宁来了么?”
“早来了。”方正显说着就给了宁远一个电话,然后道,“马上就过来。”
未多久,宁远来了。
“看看吧!”
张榆将写好的《西虹市首富》的剧本,一人一份递了过去。
确定拍什么之后,剧本写起来就快了。
这剧本其实早几天就写好了。
不过,他又修改了好几遍,这才拿出来。
再加上前段时间,忙着宣传《大圣》,时间也不多。
宣传回来之后,手上积的事儿也不少。
方正显和宁远也没有多说什么,随即拿起剧本就看了起来。
之前,张榆就已经跟他们提过。
拍摄一部喜剧片进军春节档。
他们两人自然没什么意见。
方正显除了年薪之外,还拿公司分红的。
而宁远呢?
除了导演片酬,还有影片票房分红。
有电影拍,他们就有钱赚。
当然,相对而言,方正显比宁远更谨慎。
毕竟一部电影若是赔了,那就意味着公司盈利会大幅度缩水。
至于亏钱?
今年肯定是不会亏损了。
春节档一部《疯狂的赛车》,袁翔一张专辑,已经让公司挣了个盆满钵满。
若是再加上如今大火的《亮剑》,那就更不用说了。
“你主演?”
半晌之后,宁远看向张榆,道。
“我太年轻了,也太帅了。”张榆摇头,说道。
“王多鱼的设定,的确与你年纪上不符。”宁远撇嘴说道,“可太帅了有什么不符合这个角色的?”
他就差没指着张榆的鼻子说他自恋了。
张榆懒得跟他争辩。
“主角王多鱼的设定应该是可以改的。”方正显看向张榆说道,“你有其他安排,没档期?”
有其他安排么?
似乎没有!
他都没想好接下来干什么。
“我一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能遭遇什么人生低谷?”张榆说道。
“比赛输了,被开除,难道不算?”宁远说道,“老板,你是看不起我呢,还是怎么?怎么感觉你不想跟我合作啊?”
“我看不起你,还把你签入工作室?”张榆说道,“你看我像是演喜剧片的人么?”
“像!”
方正显和宁远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
“可我的意见却是让刘博出演的。”张榆沉默片刻,说道。
他对这部电影没多大兴趣。
不过,却也不排斥。
“你看刘博那样儿,那点像是一个足球运动员,还守门员?”宁远撇嘴说道,“他的身高恐怕都不够。”
“守门员要守住宽7.32米,高2.44米的球门,没有一定的高度是很难达到目的的。世界上许多优秀的守门员的身高高于1.80米,甚至超过1.90米,在一定的范围内,身材超高,越能在比赛中更好地具有灵活性和速度。”
“一般职业比赛中优秀的守门员,身高一般都在185cm以上,在188cm到192cm中比较多。”
方正显开口说道。
他对足球情有独钟,可是资深球迷,这些几乎张口就来。
张榆知道么?
还别说,这事儿他还真给忽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