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出了沁水亭的楚戈换了一身行装带着四个亲卫出去遛弯。
虽是天气冷了,但是这大街上仍旧是人来人往,热闹不减。
街道两边坐落着一个个茶楼,酒馆,当铺,作坊等大大小小的店铺。
两旁的旷地上还有不少叫卖的小商贩。
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伴随着卖豆腐“邦邦邦”的叫卖声游荡在整个街区。
不论是粗布麻衣还是绫罗绸缎都是带着幸福开朗的笑容穿梭街区,完全看不出是住在饱受胡人骚扰的边塞城镇。
看着这一副安居乐业,和和睦睦的样子,走在路上的楚戈十分开心。
曾几何时,北安城还是一个破旧的小郡城,城高不过一丈半,厚不也不过一丈多一点,整个城墙看起来坑坑洼洼,破旧不已,让人觉得轻轻一冲便会崩塌。
当年南北朝时期,北安城饱受胡人侵犯之苦,时不时便会有胡人游荡在周围,更是几度沦陷,被胡人攻破。
三国魏晋之后,天下五分,宋陈赵齐梁五国并立,混战百年有余,大魏武皇帝楚庚应时而生,横空出世。
武帝伴异象而生,当是时天降祥瑞,彩云呈祥,金龙翱翔空中,鸾鸟相伴随鸣。
成帝见此,知不凡,乃给武帝取名庚。
后武帝长成容貌堂堂仪有天威,又英勇不凡,果敢睿智,崛起于微末,历经二十又一年平西宋,灭南陈,克北凉,下东梁,破中齐,一统天下。——《新魏书·武帝本纪》
自从大魏高祖武皇帝楚庚结束了战乱,统一天下之后,便开始养精蓄锐,备战草原。
经过十余年厉兵秣马,楚庚带着数十万汉军北上驱除胡寇千里,并下令当时的霍家后人,当朝卫将军霍鸣留守北安城,修筑长城,镇守北方。
这霍鸣也不亏冠军侯之后,把这北安城打理的井井有条,十几次击退南下而来的胡人。
后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时光,北安城换了一任又一任的守将,但始终遵循高祖武皇帝楚庚的遗命,非骁勇善战、忠心汉人者不可任命其北安。
后来北安城又经过楚戈的治理,加上楚思、荀况等人的辅助,变成了如今这座伫立在草原之上的坚城。
出来转了转,楚戈心情不觉放松了几分,脸上也带有了一丝微笑。
五人转转悠悠正走着,楚戈有些口渴,便去茶馆喝碗热茶,润润嗓子。
刚一进茶楼,外面街道喧闹的声音一下子减少了很多,里面十分静雅。
随便找了个位置一座,点了一壶热茶,几碟点心。
刚喝了一口,便听见耳边不远处醒木一拍,响亮带有磁性的声音响起。
“且说在这后汉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个莽撞人......”
“嗨!说书的,这段都听了好几遍了,有没有新鲜的!”
听到一个茶客起哄,其余人也纷纷起哄,吵着来点新鲜的。
那说书人也不恼,喝了一口茶,折扇一摇笑道:“不知各位想听什么?”
下面人开始叽叽喳喳说了起来,有人说听吕布,有人说听冉闵,谁也没争过谁。
坐在一旁楚戈的随行亲卫头领岑寅摸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大王,俺能说说想听啥吗?”
楚戈眉毛一挑笑道:“你这小子倒是来了兴趣了。行!你就说说吧。”
“好嘞!”
得到了楚戈的许可,岑寅不觉喜出望外,在位置上大喊道:“说书的,你不如说说如今燕王打胡人的故事。”
岑寅此话一出,便引得在场人的一致认可,纷纷叫着说书人说说燕王的故事。
“你这臭小子。”楚戈听到岑寅的话不由得笑骂一声,喝了一口茶,也不由得也有些好奇这个说书人怎么讲自己的故事。
那说书人一拍醒木,轻咳一声,场上瞬间安静了下来。
“好!那咱们今个就说说当今燕王,也是自大魏两百年以来第一个冠军侯的故事。”
“且说这燕王生得是英武不凡,丰神秀整,好似那天上的显圣二郎真君,手持一杆百斤重的燕乌单月戟,胯下乃是绝世名驹赤凰赶日马,身披金乌宝甲,有九牛二虎之力,万夫不当之勇。”
“当是时,燕王刚至日余,边熊族两千人南下打秋风。要知道,当时北安城内不过才两千人,这些胡人要是想扫荡周围村落,可没那么多兵去防守。”
“可燕王毕竟是燕王,只是微微一笑,只带了随行而来的三百凛燕锐骑便冲杀而去。”
“要知道那可是边熊族的精锐啊!有着一胡顶三汉的称呼。”
说完,说书人便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停顿了下来不再言语。
这下下面有人就着急了,这说话说一半这不吊人胃口吗?
岑寅也有些着急,刚想站起身,却被楚戈伸手制止住:“小岑子,别人也是要恰饭的,别着急!”
说着挥手示意,招呼来茶楼伙计,从怀里拿出几两碎银子递给伙计,表示一部分给说书的,剩下的便是给你的。
伙计当时喜笑颜开,点头道谢。
新粉还在这阿巴阿巴不知所措,老粉已经递了钱过去。
说书人收到钱,尤其是楚戈的那几两碎银子,不由得有些眉开眼笑,这一下子好几天的饭钱都出来了,要不以后时不时就说上一段燕王。
虽然这么想着,但是嘴上功夫一点没耽误,继续说道:“那些胡人见燕王带人冲了而过,都哈哈大笑,嘲笑燕王不自量力,可他们高兴早了,殊不知这正是自己噩梦的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